• 索引号:
  • 12330383MB1D80489M/2023-08445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龙港市政务服务中心
  • 成文日期:
  • 2023-12-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龙港市政务服务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

龙港市政务服务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3- 12- 29 16 : 39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机关党建工作。

(一)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在全中心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行事历,结合中心实际情况设立五个党员责任区、组建五支党员突击队,将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担当实干的生动实践,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二)强化党建引领政务服务。坚持做到“四个必须”,提高“七种能力”,传达学习机关党建、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全面从严治党等重要论述,在中心全面落实相关工作,以打造全域一体化新型政务服务模式为总目标,切实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建设,持续开展清廉政务、代办帮办督办、红色服务月、“流动政务客厅”等专题活动以及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窗口等特色做法,构建机关党建新特色,争创温州市级清廉示范机关。

(三)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层层签订工作责任书,针对“一枚印章管审批”审批权集中的廉政风险问题,制定完善“一谈二督三制四重”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围绕“有矩审批、无限服务”清廉建设,深入实施“一谈二督三制四重”防腐体制和“清廉招标”工作,紧盯审批、招投标监管重点处室、关键岗位,加强监督检查,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四)抓好干部廉政建设。探索“一窗一品”清廉矩阵,由入驻窗口打造特色“清廉窗口”二维码并上墙,群众“扫一扫”即可了解各窗口清廉建设情况并网上监督,以“门前码”小切口推动作风转变和服务提升。

二、深化“全域一体化新型政务服务”改革,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推动成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成立温州市首个县级企业服务中心,逐一落实“五个一”工作任务。在建设“线下一中心”工作中,围绕“全链条审批服务、全集成数字平台、全方位政企沟通、全闭环问题处置、全领域增值服务”为企服务体系,有机融合政务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市民诉求中心“三中心”,设立“乐港乐业、中介超市、无忧兜底”等16个增值服务专区,实现1612项涉企审批“全集中”办理、18个部门单位涉企服务“一站式”供应;依托社会治理中心“中枢平台”,将涉企问题归集到线上集中处置,构建问题收集、交办、督办、反馈、评价的全闭环,实现问题诉求“一链式”化解。在推进企业“一个码”工作中,依托市场准入准营“一类事”专区,推广使用“企业码”,实现企业办事“一码通行”,探索开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国家级试点工作,拓展在招投标领域的场景应用,目前,龙港已实现电子证照在营业执照、招投标领域、交通领域的3个场景上的应用。在梳理增值服务“一清单”工作中,按照省市目录及龙港特色,梳理涉及商事、中介、金融等14大类的98项增值服务事项清单,沉浸式嵌入为企服务的各环节和营商环境的各领域,实现增值服务“一网式”覆盖。在谋划推行“一类事”场景应用工作中,推出了投资项目极速审批、新设企业开办、企业准入准营、涉企审批中介等33个“一类事”场景,共涉及124项基本服务事项。目前,已有5个“一类事”场景落地企服中心。

(二)构建政务服务一体化格局。根据龙港市大部制、市管社区特色,构建“1+9+102+N”的政务服务一体化格局,即:1个全功能的政务服务中心——“龙港市政务客厅”;9个人口较密集、办事需求高的社区便民服务站;102个网格代办点,实现“政务服务入网格”;N个设在金融机构、工业园区、未来社区、超市等公共服务场所的办理点,打造龙港市域“10分钟办事圈”。同时,线上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瓯e办”等平台系统,“掌办网办体验专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等政务客厅智办区块,形成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政务服务一体化格局。

(三)落实“便民利企”新举措。聚焦办事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问题,推行周六“预约办”服务,满足“上班族”的办事需求。创建“流动政务客厅”,开通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策解读等为一体的全功能、全要素、全域覆盖的“流动政务车”,根据民生企业高频事项及窗口实际情况,梳理涉及13个窗口科室的42个事项清单,以“点单外送”的模式将服务送至社区、工业园区等。创新“无忧兜底办”服务模式,全面打响“身在龙港,办事无忧”的政务服务品牌。

三、持续完善“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巩固提升改革效果。

(一)在项目审批领域:推进投资项目极速审批“一类事”改革。实行“拿地即开工”促项目早开工、“报备即接入”促项目早接通、“预验即投用”促项目早投产、“分验即融资”促项目早融资、“竣工即领证”促项目早拿证,实现设定范围内的投资项目“五即时”极速办理。其中,“分验即融资”改革使工业企业投资项目通过分期验收、分期办理不动产证、土地使用权和在建工程抵押即时转为不动产抵押和顺位抵押贷款等举措,实现工业企业厂房竣工一幢、验收一幢、登记一幢、抵押一幢,不到一个月时间为5家企业节省了过桥资金21.7亿元,改革成效获得徐文光常务副省长批示肯定。

(二)在商事登记领域:推进市场准入准营“一类事”改革。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整合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提供集成服务,形成“准入即准营、变更即同步、清税即注销、勘验即出证”等4个一件事。其中,“勘验即出证”通过建设“龙e勘”审批勘验联动应用,与“浙龙e管”审批功能无缝衔接,将17个踏勘事项进行全流程再造、标准化处理,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探索当日申请、当日出证,远程勘验、即时出证。并推出“龙腾礼包”服务,为新开办企业提供首年免费记账代理、企业法律服务、专属金融服务及一份开业大礼盒,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1100万元。探索开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国家级试点工作,拓展在招投标领域的场景应用,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身份认证、免费电子签名、电子签章(可视化电子签名)和便捷加解密应用,实现“一照通投”,进一步提高市场经营主体投标便利度,降低交易制度性成本。今年6月,龙港市场经营主体突破10万家,目前每万人拥有的市场经营主体数龙港在全省排名第一。

(三)实施涉企审批中介服务全过程改革。针对“12大专项行动”中的“涉企投资项目审批中介服务提质”专项行动,聚焦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多、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企业可选优质中介资源少等问题,依托一枚印章管审批优势,围绕着投资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推动涉企评估“最多评一次”、中介服务“一站式团购”、评估报告“一次联合审”,在对中介事项进行“减并降停”的基础上,企业只需委托1家“中介联合体”,就能获得立项、规划、施工、竣工四个阶段所需的全部评估报告,企业成本降低35%以上,效率提升40%以上。

四、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改革,强化全过程监管。

(一)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拟定《2023年龙港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和信用运用体系两大体系,成立龙港市招投标领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从构建监管链条入手,协调推进多部门线索排查联动监管、联席会商、联动执法、联合惩戒、行刑衔接、“一案三查”、联合督导等工作。

(二)推进电子暗标温州市级试点工作。聚焦破解评标专家倾向性打分、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问题,龙港作为温州市首个电子暗标试点,通过规范暗标文本、隐匿企业名称、随机编号等方式,形成《暗标电子投标文件编制的规定》,专门开发投标工具,实现技术标全程“暗标评审”,有效去除人为标记干扰,消除权力寻租空间,进一步增强了技术标评标的保密性,助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市场环境。同时积极推进监理类电子暗标评审2.0版本试点(即监理大纲暗标评审模块化)。

(三)推行远程异地多点评标。自去年开展温州首个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后,今年同广西贺州联合开展了温州首个政府采购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同时积极扩面至建设工程项目,在温州范围内首次采用远程异地多点评标方式顺利完成“技术分+视频演示”评标的建设工程EPC总承包复杂项目,取得良好效果。

(四)严查标后履约强责任。建立并推行“龙港市工程标后项目人员考勤电子监测系统”(五大员打卡系统),对标后项目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全程留痕,联合行政监管部门开展标后合同履约检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