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0383MB1D78899J/2024-12895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
  • 发布机构:
  • 龙港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4-07-1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关于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第206号提案的答复函

关于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第206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 2024- 12- 06 10 : 21 浏览次数: 字体:[ ]

李玉信委员:

您在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擦亮历史底色助力舥艚渔港文旅建设的提案》(政协提案206号)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关于推进舥艚文旅发展这一提案,我局予以高度认可,大力发展舥艚渔港文旅项目也是我局的重点任务之一。诚如您所言,舥艚的国家渔港经济区如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立体构建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以时间为经,寻找人文渔港历史源头,但也不拘泥过去。舥艚具有千年的历史,舥艚渔港经济区文旅项目建设及运营提供坚实有力的文化支撑,这种文化不仅要表达过去,同时也要面向现代,这是一种传承精神。我局的龙港市“画境古浦”方城浦未来乡村建设工程项目,旨在保留数百年前文化的同时,将抗倭精神与当下未来乡村的理念相结合,“古寨”不再抗击倭寇而是成为便民文化走廊,以历史上的抗争精神为基底,展现出一副不卑不亢、努力奋斗的龙港舥艚人新面貌。我局的阴均水闸修复、阴均殿外立面翻新工作已经完成,在修复历史遗址的基础上,将山边原边防哨所改建为节水教育基地,以此铭记“水”在舥艚的诞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意义。

在尊重历史的同时,新时代龙港舥艚人也有着新时代的文化,目前在建的舥艚渔区民俗文化广场项目是我局的重点工程之一,该项目以当下渔民丰富的日常生活作为锚点,以法治、清廉的新内容作为点缀,由市委政法委、纪委主导的两个纪念馆将用浓墨重彩的近代史告诉每一位游客:为什么“中国民告官第一案”会发生在龙港?为什么“中国民告官第一案”只能发生在龙港?

以空间为纬,创建宋韵舥艚千年渔港,但也要把握当下。

2019年9月25日,浙江省龙港市正式成立,随着国家沿海渔港经济区规划建设的推进,龙港设市和龙港新城的深入建设,龙港市与舥艚中心渔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落实《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浙江省渔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及省委省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舥艚中心渔港的综合服务能力,促进龙港市渔业经济发展,优化龙港市渔业产业结构,龙港市提出建设龙港渔港经济区,组织编制了《龙港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2021-2030年)》。目前的舥艚渔港经济区建设仍处于从无到有的阶段,近五年的重点任务是扩建舥艚中心渔港,推动形成集渔业生产、产城融合、休闲旅游等为特色的渔港经济区。

渔港经济区规划不单单局限于中心渔港沿岸,沿着168黄金海岸线向北有着舥艚港湿地公园景观、琵琶山山体公园景观、江之垟阳台景观、海之梦景观融合段、江之舞城市阳台景观、龙港大桥城市阳台景观等19个子项目组成的龙港市海洋经济带。同时龙港海塘安澜工程作为温州168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城区沿江防洪堤工程为引领,依托海塘贯通廊道带动沿湾共享的大空间、现代美丽湾区的大窗口、世界一流的沿湾观光旅游休闲风情带。

旅游基础设施方面,我局的舥艚地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未来渔港乡村等项目持续进行中,友谊、永安北岭等社区的村貌改造、街景提升已经初见成效,兴港路、育才路、港滨路等主要道路提升也已基本完成,并且修建了多个乡村游步道、木栈道,为未来的旅游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中心渔港内港区,我局的渔港风情小镇项目一期-渔区民俗文化广场项目将于今年8月正式完工并投入试运营,同时二期-渔港小村项目也接踵而至,届时一座座民宿、一条渔区风情步行街搭配上渔民文化广场,将会成为龙港舥艚旅游打卡的新地标。美丽渔村与舥艚中心渔港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渔村特色,内外港优势互补,加快区域产业融合,促进渔村振兴。

根据您提出的打造一条环港十里滨海道的建议,为继续强化舥艚片区资源整合,打造舥艚特色旅游线路,下一步我局将与市宣传统战部一同,拓展东部乡村风情游周边路线,打造“微旅游”等消费新场景,串联舥艚东部社区,推进舥艚美丽渔港运营、北岭山游步道建设以及北岭山烟墩、古炮台修缮等重点工程,将美丽渔港至北岭山顶一线打造成为一条集法制教育、爱国教育、健身的乡村休闲游纽带。除此之外,市社会事业局也将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旅游推广活动等方式,配合市宣传统战部借助“龙港发布”、“龙港文旅”等官方公众号、视频号等传播平台,进行对舥艚文旅项目的线上线下宣传,扩大舥艚文旅吸引力。

建设舥艚渔港经济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最后,感谢您对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支持。  

龙港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4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