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市经济发展局关于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第140号提案的答复函 龙港市经济发展局关于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第140号提案的答复函 |
汤良明委员: 您在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抢占布局新质生产力 加快龙港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政协提案140号)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全国省市各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是今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是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举。诚如您所说,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加快龙港追赶超越步伐的关键举措,是实现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实施制造业“三百三新”行动计划,不断壮大印刷包装、新型材料、绿色纺织等传统产业, 同时瞄准 “高精尖 ”积极布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举,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我们正在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加快产业集群崛起,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我市全力推进传统支柱产业和新兴主导产业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其中传统支柱产业以印刷包装、新型材料、绿色纺织为代表,拥有“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中国非织造材料产业集聚示范基地”等5张国字号金名片,具有明显区域品牌优势。比如印刷包装产业集群已于2023年被列为浙江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兴主导产业以新能源、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为代表,国电投5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华润电力超洁净能源等百亿级重大项目接连布局龙港,引领新能源产业发展;云端智能车锁、瑞德森、赛力等智能制造项目进驻龙港,打通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应用的全生产链,构建以“未来工厂”为引领、智能工厂为主体的智能制造集群,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示范区。聚焦合成生物、医疗器械等新领域,通过美雅特医、齐聚医疗高端器械等项目引领,发挥产业基金的招引效应,导入高精尖生命健康产业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打造集医疗研发、科技创新、生产销售等要素聚合的健康产业中心。 二、加速智能制造发展,推动企业智造升级。龙港以“千企智能化改造”为抓手,打造“智能化生产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分级梯度培育体系,加码技改政策补助,将最低补助比例由13%提升到15%,激发企业创新创造热情,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焕发新活力。同时开展印刷包装行业“N+X”数字化改造工作,已遴选总承包商和10家样本企业,正在提炼样本试点企业改造经验,并推广到全市,引领全市企业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构建创新激励机制。落实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研发后补助政策;推动科技型企业培育,国电投龙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通过温州市第一批省科技型企业认定,目前公示中;支持企业为主体,参与申报省尖兵领雁和温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推动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累计培育30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小巨人”。 四、发挥基金引导作用,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在沿用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传统招商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基金招商”新模式,打好资本运作、金融创新组合拳,充分发挥基金杠杆作用,助推资本与产业深度耦合、基金与项目精准合作,为招商引资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努力推动基金管理人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到支柱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资本运作和资金投入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借助基金管理人的专业能力,筛选引进优质项目落户,持续推进产业项目迭代,项目招商与产业基金投资联动。通过股权投资,实现企业与园区的深度绑定,进而与招商结合。在产业招商过程中,挖掘培养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围绕产业进行投资,带动其产业链上下游落户园区,推动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吸引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产业发展中。 最后,感谢您对新质生产力培育工作的支持。
龙港市经济发展局 2024年5月28日 |